台风的方向而去。电视上报道,台风芭玛正在台湾南部的洋面上徘徊,风很怪,无法预测它的走向。
2009/10/11
7、孙清松先生来了
我们正在鞍马山庄用晚餐,孙清松先生来了。孙清松先生得知我们到了台湾,就一定要看看我们,之前孙先生曾两次在深圳做过讲座,我都听过,对他的印象极深。孙清松,台湾观鸟人,他的贡献是发行过一张台湾风潮唱片公司出品的鸣音CD《鸟》,所有的鸟鸣都是他亲自在山野间录制的。
孙清松先生不但来了,还给我们带了一箱台湾水果凤梨释迦,凤梨释迦非常好吃,同行人中还真有没吃过的,大快朵颐,高呼过瘾。孙先生带来的这箱子不仅是水果,更是让大家热情高涨的友谊,我们在台湾都无亲无故,要知道孙先生可是傍晚开着车子上山来找我们的。
按照既定的行程,晚餐过后,我们开车到半山下的一处开阔地等候夜行鸟褐林鸮,那里有一株巨大的枯树,褐林鸮喜欢在夜间站在枯树头,俯视万物,一有猎物的动静,便迅速出击俘获。晚上是阴历八月十四,月亮当空照,特别圆。褐林鸮不来,大家就聚在一起聊天,我很喜欢听孙先生讲鸟人鸟事。孙先生鼓励我们说,大家都不要轻视业余观鸟活动,许多科学研究都依赖于业余观鸟人的大量数据和工作。我个人是把观鸟当作娱乐的,暂且不谈,孙先生的观鸟可是极富科学精神,他在鸟类鸣唱这块积累了大量的声音数据,这当然是鸟类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块。
褐林鸮迟迟不来,但它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却从远处间断地传来,反正都是等待,孙先生回到自己的车子,拿出专业工具,那个像大喇叭一样的录音器,他要走过去找到褐林鸮所在的位置为其录音。孙先生又瘦又小,扛着录音器就消失在黑暗中了。
台湾的自然生态保护得比较好,大雪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有黑熊,也有野猪,更有猕猴群,一个人在夜里深入进去是得有些勇气才行,要是换成我,怕没那个胆量。孙先生在林子里呆了有半个多钟,褐林鸮还是只在丛林内鸣叫,外面的人也等不及了,就打算进去用电筒晃一晃它,刺激它飞到外面的枯树枝上。我跟着两位台湾鸟友进去了,走了不短的一段路,恰遇孙先生背着器材向外走,黑暗中,更佩服孙先生的勇气。一个人要是想作出点儿成绩来,不管什么行业,勇气都是不可或缺的。我在想,我们之所以平凡,是不是因为我们缺乏勇气,又是不是我们早已丢掉了那些吃苦耐劳的品质。
终究是没能看到大鸟褐林鸮,孙先生因为还有另外的录音任务,他要在夜里和我们告别,他说不能陪我们在台湾观鸟感到很抱歉,我们为他的友善而感动。告别前,孙先生有珍贵的礼品相赠,他为每人赠送了最新录制的CD《大雪山国家森林旅游区常见鸟类鸣声》,我们再次表示感谢。
上大雪山国家公园之前,我们开车路过台中县东势镇,1999年921大地震造成的路面巨大弓形起伏仍旧在,见到了孙清松先生,就不由得想起在那次地震中遇难的孙太太,孙太太为了保护孩子,自己牺牲。夜幕中孙先生目送我们的汽车向山上开去,虽说海峡两岸交流日密一日,但再见孙先生又不知要哪一年呢。
2009/10/11
8、美丽的合欢山
生活在平原地区,鲜有机会登临高山,我在深圳也时有登山,梧桐山和七娘山都步行过,但海拔不超千米。台湾的合欢山给我此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台湾地形之独特,在于那么小的岛屿上突兀着面积达三分之二的高山领地,海岸山脉、中央山脉、阿里山等纵列全岛。台湾的山是绝对海拔,开车从平原上升,逐级抬高,最后抵达三千多米的山麓,一路景观变幻不断,真是美不胜收。
西海岸的平原上亚热带气息浓郁,果园遍地,大柿子硕果累累,果农精心地为每一枚柿子套上了白纸袋,既防鸟偷食,又防止恶劣气候影响,远远望去,山坡上就好像开满了白色的花朵。平原及低海拔区以阔叶树木为多,香蕉树之类的到处都有。
车往上走,到了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