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,回来查阅资料才知道,这就是“鼠雀同穴”现象。“鼠雀同穴”是青藏草原的一种“共生现象”。草原地形空旷,缺少隐蔽物,鼠兔的洞穴就成为了雀鸟最好的避难所,遇见危险时,雀鸟就会钻进鼠兔的洞穴里寻求保护。“它们总是习惯将巢穴筑在离鼠兔洞口1.5米的地方,就像是鼠兔的守门人。”和平相处,共生共存,并最终形成了鼠雀同穴的自然奇观。遗憾的是遍寻黑尾地鸦未果。
七、生机蓬勃的橡皮山
橡皮山位于青海湖西面,垭口海拔约3800米,山势连绵,有些坡度陡峭,但大多在30-40度。G109从其中穿越,来往青藏的车辆络绎不绝,林岭雀和棕颈雪雀竟会蹦跳到国道中间寻觅散落的食物,一对赭红尾鸲的巢穴就在我们停车处对面高高的土坡上。国道两旁除了裸露的岩石,便是翠绿的高山牧场。从围栏边往山脚下的河滩走,高山兀鹫贴着山脊掠过,肥壮的旱獭懒洋洋的趴在山边土坡的洞口。赭红尾鸲已经带着幼鸟在岩石上练飞了,褐翅雪雀每隔三五分钟就叼着虫子飞进岩石缝隙深处。河滩及山坡岩石上,褐背拟地鸦、褐岩鹨、鸲岩鹨、棕胸岩鹨非常活跃。
与红腹红尾鸲和花彩雀莺的相遇,为此次行程最为精彩的片段。
记得前一天的下午,同行的鸟友翔云穿越这片小灌木丛,沿着陡峭的山脊登顶。我步其后向上攀登时,发现这个山脊几乎都是六、七十度的陡坡,登至半山腰时开始下起细雨,伴着远处传来阵阵雷声,感觉在这无任何遮挡的山脊的确比较危险,于是我从山腰处往下撤离,翔云留在山顶兴致勃勃的不愿离开。
再次来到橡皮山,目标鸟种是红腹红尾鸲和花彩雀莺。
翔云很快用单筒搜索到红腹红尾鸲——距离比较远,于是翔云留在山下负责用单筒拍记录照,我独自沿着山沟往上走,决心一定要登顶,看看山那边的的风光!
与山脊相比这山沟坡度相对平缓些,长满貌似野杜鹃花的低矮小灌木丛,更多的是约半米多高开着粉红粉白小花长满刺针的植物,穿行其中得小心翼翼。行至半山腰时,一阵阵唧唧喳喳的鸟语从远处的小灌木丛传来,用双筒望远镜仔细搜索,只见三两只灰白色的小鸟在小灌木丛间跳跃,往山下飞去。我用对讲机呼叫翔云:“有三两只灰白色的小鸟往你的左后方向灌木丛飞去了,你留意一下哈,祝你好运!我先上山顶去了。”呵呵,想想翔云昨日登顶后的开心得意样,今儿我也得豪迈一回。
越往上走风愈猛,一路歇了几回,借着风的给力,终于登上山顶啦!乌拉!胜利啦!心还在狂跳,气息还未喘定,一眼发现刺蓬尖上,红腹红尾鸲拍着双翅欢迎我呢,哈哈,太给力了!没有比这更好的礼物了!红腹红尾鸲在这仅仅停留几秒,就往山下飞去!环顾四周,不见其他鸟的踪影,——难道这红腹红尾鸲是橡皮山奖赏我的恩赐?缘份啊!
山顶风更猛更急,测量的海拔高度为3650米,相连接的几座山顶都没有落差比较平坦。放眼远眺,山那边还是山……当翔云在对讲机里告诉我发现目标鸟——花彩雀莺了,原来就是刚才我在山腰见到远处那几只灰白色小鸟。我在山顶才逗留一刻钟,来不及四处溜达就赶忙下山。
花彩雀莺是个惹人怜爱的小精灵,我屏住呼吸,慢慢的,悄悄的,隐藏在半人高的小灌木丛后,守候着它们……来了,飞来了!那雄鸟毛茸茸的,色彩粉红粉紫,圆圆的乌黑的眼睛闪亮闪亮,总爱藏在小灌木丛里面活动,偶而站在开着粉白小花的刺蓬尖上,仅仅只有一两秒的机会哦!可每当这时,你一定会被它那梦幻般的色彩勾魂!那是无法用言语能描述的美丽!那是无法用言语能表达的感动!只有在心里一声声的赞叹——太漂亮、太神奇了!当翔云说给一张花枝版的给他留念时,我遗憾的告诉他:站在高高的花枝上那张,由于我太激动、太感动!拍虚了!呵呵!……o(∩_∩)o……o(∩_∩)o……还好,补偿一张双胞胎版的送给你留念!
这高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