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又田。观鸟之后了解它,是因为这里有黄河湿地,是一些候鸟的越冬地。最让鸟人牵肠挂肚的,是一群国家一级保护鸟类——大鸨。
去年曾在万滩湿地寻鸨未果,后来在孟津湿地观鸟时,热情的梦飞告诉我,想看大鸨你得找胖哥。所以今年回老家前就搭上胖哥,希望有时间能陪我一起看大鸨。动身之前专门看了胖哥的博客,发现他的地头除了大鸨,还有长耳鴞和大麻鳱等好鸟,于是对此次行程的期待更大了。
周五(1月14日)先到郑州,中午前便和我哥到了胖哥拍大麻Y的自留湖——雁鸣湖。按照胖哥的精确指点,一下车便见到了在冰面上的大麻鳱,随后更有机会对着另外一只躲在冰面的大麻一通点摄,真正是爽到家了!在另一水塘还见到了25只白琵鹭,它们一起在冰上小心翼翼行走的样子好玩极了!真有些芭蕾舞的味道。在一处长满芦苇的渠里,看到普通秧鸡,它急急急忙忙前边走,我急急忙忙在后边追,最终还是我败下阵来。在我寻找震旦鸦雀和鵐未果的时候,热情的胖哥来了。
胖哥比我想象的要瘦些。胖哥说本要周末来的武汉和山东鸟友不来了,最近他比较忙,忙工作,忙接待各地鸟友看大鸨,他已经几个周末没休息了。又说你老远回来一趟不容易,明后两天一定找时间陪你找大鸨,要我晚上等他的信儿。我感激不尽,不知说什么好。
晚上没等到胖哥的电话,心情有些失落。但是第二天一大早胖哥就来电话说已经安排好车辆下午陪我找大鸨。心情顿时象当天的天气一样阳光明媚。
上午我和哥哥及侄子一起跑到胖哥的自留“树”看长耳鴞。依照胖哥的指引,我们很顺利的来到中牟城南的XX村。进村之后,见到一女孩,就问她猫头鹰在哪里。她疑惑的说:“这儿有猫头鹰?俺不着儿。”胖哥不是说全村老幼都着猫头鹰吗?难道他的话不真?女孩接着说:“俺是这庄里的客”。当我们找到长耳鴞停留的两棵柏树时,最初并不能马上看到它们,长耳鴞的羽色,形态,和老柏树的弯曲枝干、粗糙树皮浑然一体,在树下用肉眼仰头上望,很难发现它们。还好,这里长耳鴞的密度比较大,我们又有双筒单筒望远镜,最终还是找到了它们。第一次在大白天而且可以借助单筒望远镜观赏长耳鴞,细节一一展现在眼前,实在让人激动和手忙脚乱,后来发现相机都没装在最佳位置上。
正当我在两棵柏树间走来跑去,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,胖哥和郑州的摄友王老师也过来了。胖哥指点我:想拍无遮挡版的要去前边的杨树林。看着掉完树叶光秃秃的杨树林,要找到猫,对我这个无经验的人来说不容易,还是在胖哥他们的帮助下才看到在枝枝丫丫间隐身的长耳鴞。远看它们和枯树结没区别。在这个林子里我们还收获了灰头绿啄木鸟。最后我们又回到两棵有一千零九十年高龄的柏树下,胖哥指着地下黑色团状物说:“这是长耳鴞吐的食丸。”之前我以为是粪便呢!拨开食丸,可看到长耳消化不了老鼠、蝙蝠的毛发和骨头。
中午,胖哥专门带我们到中牟城里一家特色餐馆,大饼、大葱、大块卤猪肉,外加一碗鸡蛋汤,吃的实在过瘾!饭后,我们开始了追寻大鸨的行程。
据胖哥介绍,大鸨栖息在从中牟到开封间六、七十公里长黄河滩上的麦田里,范围大,找起来难,没有四驱车是不行的。我们先在黄河大堤的柏油路上行使了几十公里,然后在一路口转下堤向滩地进发。路是越来越差,我们的车渐渐有些跟不上了。后来胖哥让我上了四驱车,让我哥在后边慢慢走。当我们左折右拐,来到一片树林后时,小闫说:“有大鸨!两群。”运气太好了!第一站就看到它了!可是空气绕流很大,又远,单筒里也只能看到鸟的庞括,无法看清细节。点了点,一群十八只,一群十二只。在它们的旁边还有一群灰鹤。等我哥和侄子上来看完后,胖哥说:你打老远回来,就这样看一下是不行的,上车!我们靠近它们。于是四驱车择路下了麦地,向大鸨靠拢。另一个方向有三个